MEMS产业火热,四位院士解读未来发展

时间:2025-04-28  作者:Diven  阅读:0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MEMS产业火热,四位院士解读未来发展

一台智能手机里有50—200个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一台智能汽车里至少有100个MEMS传感器,占其单车成本约1/5-1/10。在MEMS技术的加持下,智能微系统甚至能搭建出模拟人体肺部的“芯片肺”、基于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心脏微系统“片上心脏”、各种“片上器官”组成的“片上人体”……

10月19日,2024东湖论坛的22场平行论坛、微机电(MEMS)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论坛举行,尤政、刘胜、刘明、房建成等四位院士围绕“智能传感 智领未来”作主旨报告,描绘好似科幻片的未来图景,为推动MEMS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来自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新能源、冶金等领域的企业精英及专家学者开展研讨交流,共谋MEMS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

MEMS集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能源等形成独立智能系统,融合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械技术,演化而成新兴产业。MEMS制造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对我国关键产业、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非常重要。此次论坛受到关注,其目的是为MEMS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方面培养创新人才,加快全行业快速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传感器产业集聚,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链提供助力。

《芯片推动系统技术进步,系统引领芯片技术创新——微系统技术发展的思考》《集成电路技术:挑战与机遇》《量子精密磁场测量:从科学装置到计量仪器、再到芯片化传感器的研究探索》《MEMS传感器芯片先进封装测试平台》……作为行业领军人物,院士们分享了最前沿资讯和团队最新成果。在发言中,“卡脖子”三个字频频出现。

“我国在产业链各环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是智能微系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介绍,传感器被称为“工业基石”,是各类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决定重大装备和整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基于微系统技术与MEMS技术的智能传感器,必将成为构筑未来智能社会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支撑体系、各类装备产品的关键。目前,我国微系统与智能传感器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发展滞后,在中高端市场上,超过60%的市场份额被国外爱默生、西门子、博世、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等外国巨头占据,特别是高端产品几乎全靠进口,80%的传感器芯片依赖国外。

如何改变当前的面貌?院士们提出,首先要关注“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关联融合;其次要强化协同创新,对这一投资密集、产品应用广、产业分散的行业来说,急需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户、金融机构等各创新要素被纳入统筹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协同创新,并通过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和共性技术开发与共享机制,来实现行业的高效运行;最后要加大示范应用,可以围绕国家的重大工程任务、国家亟需的重要战略装备以及有代表性的社会经济生活需求,有组织地开展创新,体现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推动产业集聚,形成生态链。

来源:极目新闻

猜您喜欢

光纤收发器是网络设备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数据传输中是重要配件。虽然主要功能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并进行传输,但不同类型的光纤收发器在性能、接口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
2009-07-12 00:00:00

浊度计是用于测量液体浑浊程度的仪器,应用于水质监测、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光在液体中传播时的散射和吸收程度,来判断液体中悬浮颗粒的浓度。...
2012-04-19 00:00:00

专用电缆组件是指为特定应用或环境设计和制造的电缆系统,通常包括电缆、连接器、保护装置和其附件。这些组件经过精心选择和组合,以确保在特定条件下的最佳性能和安全性。...
2013-04-27 00:00:00


你是否好奇过,看似复杂的电路是如何工作的?其实,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趣。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神秘面纱,让你轻松玩转电路!...
2024-03-22 00:00:00

生料带是管道安装中常用的密封材料,不同类型的生料带在材质、用途和性能上各有区别。聚四氟乙烯(PTFE)生料带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适合用于化工、石油等行业...
2023-04-22 00:00:00

肖特基二极管因其低正向压降和快速开关特性,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与普通二极管相比,肖特基二极管具有更低的反向恢复时间和更高的效率,尤其在高频和高效能的应用中表现...
2025-04-07 21:30:02


铁皮剪是专门用于剪切金属材料的工具,应用于建筑、制造和维修等领域。刀片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锋利度,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厚度的铁皮、铝板及其金属材料...
2013-06-20 00:00:00

从一个研发的周期来看,设计所占的比重其实是很小的。往往耗费设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是仿真和调试。工程师可以通过仿真工具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验证。但不同于软件,PL...
2020-05-05 1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