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手机续航能力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焦点。而为了解决手机电量焦虑的问题,快充技术应运而生,并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其中,电荷泵快充作为一种高效的快充方案,极大地缩短了手机充电时间,改变了人们的使用习惯。那么,这项为我们带来便利的技术,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追溯到 2013 年。当时,高通公司率先发布了 Quick Charge 2.0 快充技术,其中就包含了电荷泵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内置的电荷泵电路,将充电器的高电压转换为手机电池所需的低电压,从而实现快速充电的效果。
简单来说,传统的充电方式就像是用一根细水管给水池注水,速度较慢;而电荷泵快充则像是换了一根更粗的水管,能够快速将水池充满。这项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机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虽然高通是第一个将电荷泵快充技术商业化的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完全由高通独立研发。实际上,电荷泵技术本身在电力电子领域已经存在多年,并在其领域有所应用。高通的贡献在于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手机充电领域,并将其发扬光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荷泵快充也在不断迭代升级。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各大手机厂商的产品中,成为快充领域的 mainstream 技术。
总而言之,电荷泵快充技术的出现,是众多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智慧的结晶。不仅是充电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